MySQL 5.6开始支持InnoDB memcached插件,也就是可以通过SQL高效读写memcached里的缓存内容,也支持用原生的memcache协议读写,并且可以实现缓存数据持久化,以及crash recovery、mysql replication、触发器、存储过程等众多特性,详细介绍可以查看:Benefit
MySQL 5.6开始支持InnoDB memcached插件,也就是可以通过SQL高效读写memcached里的缓存内容,也支持用原生的memcache协议读写,并且可以实现缓存数据持久化,以及crash recovery、mysql replication、触发器、存储过程等众多特性,详细介绍可以查看:Benefits of the InnoDB / memcached Combination。看起来非常诱人,那就测试下看看吧,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便知。
- 环境准备
测试机 | DELL PE R710 |
CPU | E5620? @ 2.40GHz(4 core, 8 threads, L3 Cache 12 MB) * 2 |
内存 | 48G(8G * 6) |
RAID卡 | PERC H700 Integrated, 512MB, BBU, 12.10.1-0001 |
系统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6.4 (Santiago) |
内核 | 2.6.32-358.el6.x86_64 #1 SMP |
raid级别 | raid 5(10K RPM SAS 300G * 6) |
文件系统 | xfs |
硬盘 | 10K RPM SAS 300G * 6, 1 hotspare |
- 测试方案
方案一 | server端运行InnoDB MC,本地/远程调用memslap执行benchmark |
方案二 | server端运行Native MC,本地/远程调用memslap执行benchmark |
- 测试脚本
cat memslap_run.sh #!/bin/sh . ~/.bash_profile > /dev/null 2>&1 cd /home/mc-bench exec 3>&1 4>&2 1>> memcache_memslap_${RANDOM}.log 2>&1 #不断循环 while [ 1 ] do #并发线程数 4 ~ 256 for THREAD in 4 8 16 32 64 128 256 do #每种并发测试5次 count=1 max=5 while [ $count -le ${max} ] do #取样 echo "memstat" memstat # --flush 每次测试完毕钱,都先清空数据 # --binary 采用binary模式 # 初始化数据: 5000000, 每个并发线程存取数据量: 100000 # 并发256线程时, 总数据量可达 30,600,000 # 未指定 --test 选项,默认是进行 set 测试 memslap --server=mc_server:11211 --concurrency=${THREAD} --execute-number=100000 --initial-load=5000000 --flush --binary count=`expr ${count} + 1` #每次测试完毕后,都休息2分钟,等待服务器恢复空负载 if [ ${count} -lt ${max} ] ; then sleep 120 fi echo "" echo "" done done done
- 测试结果
1. 写MC
? ? ? ? ? ? ? ?线程数 耗时 |
256 | 128 | 64 | 32 | 16 | 8 | 4 |
NativeMC(单位:1秒) | 104.315 | 47.646 | 24.486 | 12.162 | 6.351 | 5.525 | 5.078 |
InnoDBMC(单位:100秒) | 339.1431 | 68.11128 | 27.67265 | 11.26917 | 4.968556 | 2.24988 | 1.104334 |
直接以曲线图方式对比:
nativemc-vs-innodbmc-benchmark-02-set-result-20130828
2. 读MC
??????? 线程数 耗时 |
4线程并发,2千万记录 |
本地Native MC | 198.5016 |
本地InnoDB MC | 327.239 |
远程Native MC | 846.286 |
远程InnoDB MC | 912.467 |
曲线图方式对比:
nativemc-vs-innodbmc-benchmark-03-get-result-20130828
- 结论
InnoDB MC看起来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其并发4线程写数据需呀的耗时,和原生memcached的256线程相当,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啊,还有很大优化空间。
而如果是缓存只读,InnoDB MC本地读取的效率大概是原生memcached的2/3,如果是远程读取,则相当于是本地读取效率的1/4 ~ 1/3。
- 建议应用场景
鉴于上面的测试结果,建议将InnoDB MC这么来用:
1. 数据写入通过触发器(trigger)或者调度器(event scheduler)将待缓存数据同步到InnoDB MC缓存表中;
2. 以memcache API方式,通过本地/远程读取InnoDB MC中的缓存记录;
3. 尽可能减少通过远程方式往InnoDB MC写缓存数据;
原文地址:InnoDB memcached插件vs原生memcached对比性能测试, 感谢原作者分享。

MySQL通過異步、半同步和組複製三種模式處理數據複製。 1)異步複製性能高但可能丟失數據。 2)半同步複製提高數據安全性但增加延遲。 3)組複製支持多主複製和故障轉移,適用於高可用性需求。

EXPLAIN語句可用於分析和提升SQL查詢性能。 1.執行EXPLAIN語句查看查詢計劃。 2.分析輸出結果,關注訪問類型、索引使用情況和JOIN順序。 3.根據分析結果,創建或調整索引,優化JOIN操作,避免全表掃描,以提升查詢效率。

使用mysqldump進行邏輯備份和MySQLEnterpriseBackup進行熱備份是備份MySQL數據庫的有效方法。 1.使用mysqldump備份數據庫:mysqldump-uroot-pmydatabase>mydatabase_backup.sql。 2.使用MySQLEnterpriseBackup進行熱備份:mysqlbackup--user=root--password=password--backup-dir=/path/to/backupbackup。恢復時,使用相應的命

MySQL慢查詢的主要原因包括索引缺失或不當使用、查詢複雜度、數據量過大和硬件資源不足。優化建議包括:1.創建合適的索引;2.優化查詢語句;3.使用分錶分區技術;4.適當升級硬件。

MySQL視圖是基於SQL查詢結果的虛擬表,不存儲數據。 1)視圖簡化複雜查詢,2)增強數據安全性,3)維護數據一致性。視圖是數據庫中的存儲查詢,可像表一樣使用,但數據動態生成。

mysqldiffersfromothersqldialectsinsyntaxforlimit,自動啟動,弦樂範圍,子征服和表面上分析。 1)MySqluessLipslimit,whilesqlserverusestopopandoraclesrontersrontsrontsrontsronnum.2)

MySQL分區能提升性能和簡化維護。 1)通過按特定標準(如日期範圍)將大表分成小塊,2)物理上將數據分成獨立文件,3)查詢時MySQL可專注於相關分區,4)查詢優化器可跳過不相關分區,5)選擇合適的分區策略並定期維護是關鍵。

在MySQL中,如何授予和撤銷權限? 1.使用GRANT語句授予權限,如GRANTALLPRIVILEGESONdatabase_name.TO'username'@'host';2.使用REVOKE語句撤銷權限,如REVOKEALLPRIVILEGESONdatabase_name.FROM'username'@'host',確保及時溝通權限變更。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