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料庫mysql教程Oracle锁定策略的总结

以下是对Oracle锁定策略的总结: · Oracle只在修改时才对数据加行级锁。正常情况下不会升级到块级锁或表级锁。 · 如果只是读数据,Oracle 绝不会对数据锁定。不会因为简单的读操作在数据行上锁定。 · 写入器(writer)不会阻塞读取器(reader)。换种说法

以下是对Oracle锁定策略的总结:
· Oracle只在修改时才对数据加行级锁。正常情况下不会升级到块级锁或表级锁。
· 如果只是读数据,Oracle 绝不会对数据锁定。不会因为简单的读操作在数据行上锁定。
· 写入器(writer)不会阻塞读取器(reader)。换种说法:读(read)不会被写(write)阻塞。这一点几乎与其他所有数据库都不一样。在其他数据库中,读往往会被写阻塞。
· 写入器想写某行数据,但另一个写入器已经锁定了这行数据,此时该写入器才会被阻塞。读取器绝对不会阻塞写入器。

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 事务是每个数据库的核心。
· 必要时才提交事务。事务的大小只应该根据业务逻辑来定。
· 只要需要,就应该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对数据所加的锁。锁不是稀有资源。
· 在Oracle中,行级锁没有相关的开销,对1 000 000行锁定所需的资源数与对1行锁定所需的资源数完全相同,这是一个固定的常量。
· 不要以为锁升级“对系统更好”(例如,使用表锁而不是行锁)。在Oracle中,锁升级(lock escalate)对系统没有任何好处,不会节省任何资源。
· 可以同时得到并发性和一致性。

Oracle中主要有3类锁,具体是:
· DML锁(DML lock):DML代表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如SELECT、INSERT、UPDATE、MERGE和DELETE语句。DML锁机制允许并发执行数据修改。
· DDL锁(DDL lock):DDL代表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如CREATE和ALTER语句等。DDL锁可以保护对象结构定义。
· 内部锁和闩:Oracle 使用这些锁来保护其内部数据结构。
具体介绍-〉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1/51267.htm


Oracle中的锁定一行的过程如下:
(1) 找到想锁定的那一行的地址。
(2) 到达那一行。
(3) 锁定这一行(如果这一行已经锁定,则等待锁住它的事务结束,除非使用了NOWAIT选项)。

仅此而已。由于闩为数据的一个属性,Oracle不需要传统的锁管理器。事务只是找到数据,如果数据还没有被锁定,则对其锁定。
需要注意,找到数据时,它可能看上去被锁住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Oracle中对数据行锁定时,行指向事务ID的一个副本,事务ID存储在包含数据的块中,释放锁时,事务ID却会保留下来。这个事务ID是事务所独有的,表示了回滚段号、槽和序列号。事务ID留在包含数据行的块上,可以告诉其他会话:你“拥有”这个数据(并非块上的所有数据都是你的,只是你修改的那一行“归你所有”)。
另一个会话到来时,它会看到锁ID,由于锁ID表示一个事务,所以可以很快地查看持有这个锁的事务是否还是活动的。如果锁不活动,则允许会话访问这个数据。如果锁还是活动的,会话就会要求一旦释放锁就得到通知。因此,这就有了一个排队机制:请求锁的会话会排队,等待目前拥有锁的事务执行,然后得到数据。

如何用数据本身来管理锁定和事务信息?这是块开销的一部分。数据库块的最前面有一个“开销”空间(overhead),这里会存放该块的一个事务表,对于锁定了该块中某些数据的各个“实际”事务,在这个事务表中都有一个相应的条目。这个结构的大小由创建对象时CREATE语句上的两个物理属性参数决定:
· INITRANS:这个结构初始的预分配大小。对于索引和表,这个大小默认为2
· MAXTRANS:这个结构可以扩大到的最大大小。Oracle 10之后中,这个设置已经废弃了,MAXTRANS 总是255。
默认情况下,每个块最开始都有两个事务槽。一个块上同时的活动事务数受MAXTRANS值的约束,另外也受块上空间可用性的限制。
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扩大这个结构,块上就无法得到255个并发事务,这时候就会等待,产生阻塞。
因此在频繁修改的表上就可能要增加INITRANS 设置,或者更常见的是,对于频繁修改的索引也可能需要这么做,因为索引块中的行一般比表中的行多。你可能需要增加PCTFREE或INITRANS,从而在块上提前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应付可能的并发事务数。尤其是,如果你预料到块开始时几乎是满的(这说明块上没有空间来动态扩缩事务结构),则更需要增加PCTFREE或INITRANS。

可以做一个测试:
创建1个表,里面包含很多行,而且都存入一个块,使这个块一开始就比较满,只留下很少的空间,会限制事务表的增长。

[sql]

  1. create table t   
  2. ( x int primary key,   
  3.   y varchar2(4000)  
  4. );  
  5.   
  6. insert into t (x,y)  
  7. select rownum, rpad('*',148,'*')   
  8.   from dual  
  9. connect by level 

可以通过以下语句,可以看到表中有46行,都在同一个块上。之所以选择148个字符,是因为再多一个字符,就需要2个块才能放下这46行。
如果你的Oracle当前的块大小是8K,就能得到同下面的测试相同的结果。

[sql]

  1.   select length(y),   
  2.        dbms_rowid.rowid_block_number(rowid) blk,   
  3.        count(*), min(x), max(x)  
  4.   from t  
  5.   group by length(y), dbms_rowid.rowid_block_number(rowid);  
  6.     
  7.  LENGTH(Y)        BLK   COUNT(*)     MIN(X)     MAX(X)  
  8. ---------- ---------- ---------- ---------- ----------   
  9.        148        291         46          1         46  

     
下面通过让多个事务通过select ... for update nowait语句同时锁定这个块上的数据,第一个事务锁定第一行,第二个事务锁定第二行,以此类推。
如果需要等待,则会产生1个ORA-54 resource busy的错误,这说明已经用完了这个块上的事务表。
通过使用自治事务(AUTONOMOUS_TRANSACTION),可以使用一个会话就完成这个测试,不需要运行大量SQL*PLUS会话。

[sql]

  1.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do_update( p_n in number )  
  2. as  
  3.     pragma autonomous_transaction;  
  4.     l_rec t%rowtype;  
  5.     resource_busy exception;  
  6.     pragma exception_init( resource_busy, -54 );  
  7. begin  
  8.     select *   
  9.       into l_rec   
  10.       from t   
  11.      where x = p_n   
  12.        for update NOWAIT;  
  13.   
  14.     do_update( p_n+1 );  
  15.     commit;  
  16. exception  
  17. when resource_busy   
  18. then  
  19.     dbms_output.put_line( 'locked out trying to select row ' || p_n );  
  20.     commit;  
  21. when no_data_found  
  22. then  
  23.     dbms_output.put_line( 'we finished - no problems' );  
  24.     commit;  
  25. end;  
  26. /  

执行这个过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sql]

  1. tony@ORA11GR2> exec do_update(1);  
  2. locked out trying to select row 38  
  3.   
  4. PL/SQL 过程已成功完成。  

阻塞
有5条常见的DML语句会产生阻塞::INSERT、UPDATE、DELETE、MERGE 和SELECT FOR UPDATE。
对于一个阻塞的SELECT FOR UPDATE,只需增加NOWAIT 子句,它就不会阻塞,会报告一个ORA-00054:Resource Busy的错误。

1)阻塞的Insert
最常见的情况是,有一个带主键的表,或者表上有惟一的约束,但有两个会话试图用同样的值插入一行。如果是这样,其中一个会话就会阻塞。
此外,如果使用外键,对子表的插入可能会阻塞,因为它所依赖的父表正在创建或删除。

2)阻塞的Update 和Delete
如果有未提交的事务在这一行上执行了Update或者Delete操作,那么就会产生阻塞。

3)阻塞的Merge
Merge只是Insert和UPDATE(10g之后还有Delete)的组合。因此结果同上。

死锁
如果两个会话,每个会话都持有另一个会话想要的资源,此时就会出现死锁(deadlock)。
根据经验,导致死锁的头号原因是外键未加索引(第二号原因是表上的位图索引遭到并发更新)。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Oracle在修改父表后会对子表加一个全表锁:
· 如果更新了父表的主键,由于外键上没有索引,所以子表会被锁住。
· 如果删除了父表中的一行,由于外键上没有索引,整个子表也会被锁住。
在 Oracle9i 及以上版本中,这些全表锁都是短期的,这意味着它们仅在DML 操作期间存在,而不是在整个事务期间都存在。即便如此,这些全表锁还是会导致很严重的锁定问题。

除了全表锁外,在下面情况下,未加索引的外键还可能带来性能问题。
· 如果有ON DELETE CASCADE,而且没有对子表加索引
例如,EMP是DEPT的子表,DELETE DEPTNO = 10 应该CASCADE(级联)至EMP[4]。如果EMP中的DEPTNO没有索引,那么删除DEPT表中的每一行时都会对EMP做一个全表扫描。这个全表扫描可能是不必要的,而且如果从父表删除多行,父表中每删除一行就要扫描一次子表。
· 从父表查询子表
例如利用DEPTNO查询EMP表是相当常见的。如果频繁地运行以下查询,没有索引会使查询速度变慢:
select * from dept, emp where emp.deptno = dept.deptno and dept.deptno = :X;

一般来说,仅当满足以下条件时不需要给外键加索引:
· 没有从父表删除行。
· 没有更新父表的惟一键/主键值(当心工具有时会无意地更新主键!)。
· 没有从父表联结子表

可以利用下面的脚本来查找没有加索引的外键。

[sql]

  1. column columns format a30 word_wrapped  
  2. column tablename format a15 word_wrapped  
  3. column constraint_name format a15 word_wrapped  
  4.   
  5. select table_name, constraint_name,  
  6.      cname1 || nvl2(cname2,','||cname2,null) ||  
  7.      nvl2(cname3,','||cname3,null) || nvl2(cname4,','||cname4,null) ||  
  8.      nvl2(cname5,','||cname5,null) || nvl2(cname6,','||cname6,null) ||  
  9.      nvl2(cname7,','||cname7,null) || nvl2(cname8,','||cname8,null)  
  10.             columns  
  11.   from ( select b.table_name,  
  12.                 b.constraint_name,  
  13.                 max(decode( position, 1, column_name, null )) cname1,  
  14.                 max(decode( position, 2, column_name, null )) cname2,  
  15.                 max(decode( position, 3, column_name, null )) cname3,  
  16.                 max(decode( position, 4, column_name, null )) cname4,  
  17.                 max(decode( position, 5, column_name, null )) cname5,  
  18.                 max(decode( position, 6, column_name, null )) cname6,  
  19.                 max(decode( position, 7, column_name, null )) cname7,  
  20.                 max(decode( position, 8, column_name, null )) cname8,  
  21.                 count(*) col_cnt  
  22.            from (select substr(table_name,1,30) table_name,  
  23.                         substr(constraint_name,1,30) constraint_name,  
  24.                         substr(column_name,1,30) column_name,  
  25.                         position  
  26.                    from user_cons_columns ) a,  
  27.                 user_constraints b  
  28.           where a.constraint_name = b.constraint_name  
  29.             and b.constraint_type = 'R'  
  30.           group by b.table_name, b.constraint_name  
  31.        ) cons  
  32.  where col_cnt > ALL  
  33.          ( select count(*)  
  34.              from user_ind_columns i  
  35.             where i.table_name = cons.table_name  
  36.               and i.column_name in (cname1, cname2, cname3, cname4,  
  37.                                     cname5, cname6, cname7, cname8 )  
  38.               and i.column_position 
  39.             group by i.index_name  
  40.          )  
  41. /  

有一个办法可以快速定位导致子表被锁住的代码段。可以发出以下命令:
ALTER TABLE DISABLE TABLE LOCK;
现在,对父表的可能导致子表被锁住的任何UPDATE或DELETE都会接收到以下错误:
ERROR at line 1:
ORA-00069: cannot acquire lock -- table locks disabled for
这有助于跟踪到有问题的代码段,(比如,你认为并没有对父表的主键执行UPDATE或DELETE)。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解釋InnoDB緩衝池及其對性能的重要性。解釋InnoDB緩衝池及其對性能的重要性。Apr 19, 2025 am 12:24 AM

InnoDBBufferPool通過緩存數據和索引頁來減少磁盤I/O,提升數據庫性能。其工作原理包括:1.數據讀取:從BufferPool中讀取數據;2.數據寫入:修改數據後寫入BufferPool並定期刷新到磁盤;3.緩存管理:使用LRU算法管理緩存頁;4.預讀機制:提前加載相鄰數據頁。通過調整BufferPool大小和使用多個實例,可以優化數據庫性能。

MySQL與其他編程語言:一種比較MySQL與其他編程語言:一種比較Apr 19, 2025 am 12:22 AM

MySQL与其他编程语言相比,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而其他语言如Python、Java、C 则用于逻辑处理和应用开发。MySQL以其高性能、可扩展性和跨平台支持著称,适合数据管理需求,而其他语言在各自领域如数据分析、企业应用和系统编程中各有优势。

學習MySQL:新用戶的分步指南學習MySQL:新用戶的分步指南Apr 19, 2025 am 12:19 AM

MySQL值得學習,因為它是強大的開源數據庫管理系統,適用於數據存儲、管理和分析。 1)MySQL是關係型數據庫,使用SQL操作數據,適合結構化數據管理。 2)SQL語言是與MySQL交互的關鍵,支持CRUD操作。 3)MySQL的工作原理包括客戶端/服務器架構、存儲引擎和查詢優化器。 4)基本用法包括創建數據庫和表,高級用法涉及使用JOIN連接表。 5)常見錯誤包括語法錯誤和權限問題,調試技巧包括檢查語法和使用EXPLAIN命令。 6)性能優化涉及使用索引、優化SQL語句和定期維護數據庫。

MySQL:初學者的基本技能MySQL:初學者的基本技能Apr 18, 2025 am 12:24 AM

MySQL適合初學者學習數據庫技能。 1.安裝MySQL服務器和客戶端工具。 2.理解基本SQL查詢,如SELECT。 3.掌握數據操作:創建表、插入、更新、刪除數據。 4.學習高級技巧:子查詢和窗口函數。 5.調試和優化:檢查語法、使用索引、避免SELECT*,並使用LIMIT。

MySQL:結構化數據和關係數據庫MySQL:結構化數據和關係數據庫Apr 18, 2025 am 12:22 AM

MySQL通過表結構和SQL查詢高效管理結構化數據,並通過外鍵實現表間關係。 1.創建表時定義數據格式和類型。 2.使用外鍵建立表間關係。 3.通過索引和查詢優化提高性能。 4.定期備份和監控數據庫確保數據安全和性能優化。

MySQL:解釋的關鍵功能和功能MySQL:解釋的關鍵功能和功能Apr 18, 2025 am 12:17 AM

MySQL是一個開源的關係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廣泛應用於Web開發。它的關鍵特性包括:1.支持多種存儲引擎,如InnoDB和MyISAM,適用於不同場景;2.提供主從復制功能,利於負載均衡和數據備份;3.通過查詢優化和索引使用提高查詢效率。

SQL的目的:與MySQL數據庫進行交互SQL的目的:與MySQL數據庫進行交互Apr 18, 2025 am 12:12 AM

SQL用於與MySQL數據庫交互,實現數據的增、刪、改、查及數據庫設計。 1)SQL通過SELECT、INSERT、UPDATE、DELETE語句進行數據操作;2)使用CREATE、ALTER、DROP語句進行數據庫設計和管理;3)複雜查詢和數據分析通過SQL實現,提升業務決策效率。

初學者的MySQL:開始數據庫管理初學者的MySQL:開始數據庫管理Apr 18, 2025 am 12:10 AM

MySQL的基本操作包括創建數據庫、表格,及使用SQL進行數據的CRUD操作。 1.創建數據庫:CREATEDATABASEmy_first_db;2.創建表格:CREATETABLEbooks(idINTAUTO_INCREMENTPRIMARYKEY,titleVARCHAR(100)NOTNULL,authorVARCHAR(100)NOTNULL,published_yearINT);3.插入數據:INSERTINTObooks(title,author,published_year)VA

See all articles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工具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體積小,語法高亮,不支援程式碼提示功能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