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mah >pangkalan data >tutorial mysql >陆首群:坚持开源软件创新之路 走双重模式_MySQL
文/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 陆首群
为了发展开源软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必须坚持走开源软件独特的创新之路。
两种共生技术
人们常常陷于一个思维误区:“开源软件是由全球志愿者集体开发的,遵循开源许可协议,其全部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均可自由获得”,而“全部源代码的开放也表示其全部技术是公开的。”他们不明白,开源软件不能再停留在其早期的自由的“理想王国”里,仅供“黑客”、“玩家”们当“玩艺”;开源软件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探索并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惟有具备商业模式的开源软件才是成熟的,才能处理好如下矛盾,即:既不违反开源许可协议,公开全部源代码;又能不公开自己的专有技术,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事实上,具有商业模式的开源软件,其技术创新并不完全表现于开放的源代码之中,它还表现在与源代码无关的工程化实现技术(即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之中。这就是说,开源软件的全部技术是由:以开放源代码所表征的公开化技术,与不公开的工程化技术两部分组成;或者说由这两部分技术组成开源软件的共生技术。所谓工程化技术,是在开源软件已完成了其公开技术(即全部源代码或全部技术性能)的开发过程的基础上,服务于产品化或商业应用,尚需解决的后续技术,它主要关注于:改善操作稳定性,优化计算效率,增强灵活扩展性,提高产品质量,催化产品成熟度。工程化技术是一种实现技术、优化技术、隐性技术,主要表现为技术诀窍(Know-How)或熟练技巧(Skill)、工程经验、系统底层技术的把握等隐性知识方面。
开源软件的工程化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在开发过程中,有些与设计思想、原理、实现机制(包括算法)有关的隐性设计技术;与各软件模块之间的协同、耦合、调用等相互依赖关系有关的实现技术(包括实现细节);开源企业(服务商)的“内核分支”发行版的源代码与由Linus Torvalds负责开发和监护的官方(Official)“内核主线”版本的源代码之间偏差程度的把握能力。IT评论家Matt Asay指出,人们可以得到Red Hat公司企业级Linux发行版的全部源代码,但它直接交付用户使用的二进制版本(即所谓“ready to go”版本)并不是这些源代码编译的结果,其中存在着一些差异(关键要把握差异的程度),这就是商业秘密。(2)在产品化或应用过程中,为增强开源软件的增值效应,对各软件模块进行包装/配置/集成,以及剖析并改进相应的软件系统(Profile)所涉及的隐性技术。
举国外开源软件“Ubuntu”的例子来分析:Ubuntu作为Linux386个发行版之一(有桌面版,也有服务器版)是非常优秀的。发展迅猛,受人欢迎,其开发创新机制确有过人之处。Ubuntu为何发展如此之快,干得如此出色呢?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Ubuntu利用了国际上最大的非盈利的开源社区Debian的人才和资源。所以有人说“Ubuntu是基于Debian开发的版本”,“Ubuntu是Debian的副产品”,确是如此。但Ubuntu认为“Debian的过于宽广庞杂”,它在Debian资源上进行剪裁、移植和再创新,达到“少而精”的目的。现在随着Ubuntu的发展,它并不想与Debian兼容,也不愿参加Debian的联合体。
最近Ubuntu自己认承:Ubuntu的发布版在产品稳定性等性能方面尚有待于改进,它还未通过用户认证。这使我联想到Ubuntu的开发创新机制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他们中不少人具有“崇尚自由开放,摒弃封闭专权的理想主义”,因此他们“集体开发”开放技术的能力可能有余,而“自主开发”工程化技术的能力可能不足。
很多执行双授权许可协议模式的开源软件,在其层次结构(Stack)中可能嵌入某个层次的闭源软件,或可能附加某些闭源的组件模块,这些闭源软件实际上就是私权软件,其中全部技术(不光是工程化技术)都是不公开的,并将完全依赖于自主开发创新。
双重创新模式
与一般企业的私权软件创新模式不同,开源软件首先采用由志愿者进行“集体开发”、“合作创新”的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实行“源代码开放”、“技术公开”;但是仅靠这种模式还不足以开发出开源软件的全部共生技术(即不能开发不公开的工程化技术),也不足以向市场推出优质高效、操作稳定、技术更趋成熟、竞争力更强的开源软件产品。实际上,开源软件针对开发工程化技术,还需要另一种:“自主开发”、“自主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模式来跟进和补充。开源软件的双重创新模式,即“集体开发”、“合作创新”与“自主开发”、“自主创新”两种模式是互补的、互相衔接的、不可分割的;也可看作开源软件开发创新过程的两个阶段。
近年来国内企业开发并向市场推出一批开源软件产品,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某些企业还沿袭旧的封闭的开发模式和机制,他们在“社区版”上进行剪裁、移植或者进行简单修改,属于自主开发创新的成果还不多,他们基本上还处于学习、模仿阶段。国际开源社区曾多次反映,国人在开源软件“集体开发”、“合作创新”活动中,向社区提交自己修改、创新的源程序代码行(到被吸纳)尚属凤毛麟角,以致有人认为:国人尚未能大量进入这个开发创新模式的核心圈之内,而且从这个衡量开发创新人员资质水准的统计数据来看,国人尚有差距。
两种开发机制
为了加快中国开源软件的发展,需要建立开源社区,形成社区开发和企业开发两种互相支持、互为补充的开发机制,社区开发主要是创新,企业主要开发工程化技术,促使产品更加稳定、优化。
在开源社区,具有“集体开发”、“合作创新”、“技术公开”特征的创新体系,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的,很多创意通常自下而上来自底层志愿者。在这个创新体系中,能够广泛吸收全球广大志愿者的智慧,经常产生大量思维碰撞,并往往撞出不少耀眼的思想火花,经常迸发出创新点子,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但也常常伴随着不够系统、不够稳定、不够成熟的现象。开源社区的创新活动需要有开源领袖(或大师)以及一批核心骨干的支撑,他们在社区负责对志愿者提交的软件包,进一步作“选包、打包、集成、测试”循环的创新活动并实施资源管理。在开源社区创新体系之外,还需一个后续的企业创新体系与之互为补充,企业创新体系具有“自主开发”、“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不公开)的特征,它是建立在企业内部开发部门或企业局域网平台上的,其创新的任务是向市场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计划通常自上而下,开发者是企业专业技术队伍,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有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包括系统架构师)及一批核心骨干的支撑(最好具有参与社区开发创新的经历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互动接口)。他们在利用开源社区创新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做工程化、产品化、系统化、完善化、稳定性和性能优化的创新工作,在攻克工程化技术方面进行自主创新。
产品平台和生态系统
对于开源软件,孤立地开发或推出一个产品(发行版)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围绕该产品平台的生态系统,即要把大量软件(特别是应用软件)移植到这个产品平台上来;该产品要能预装到一些必要的硬件体系结构中去;要能与众多外围设备匹配衔接。而移植、预装、匹配是需要做大量测试、修改以及“再开发”工作的,涉及成百上千个企业协同工作,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为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开发出在全球能进入“主流”的产品,否则要吸引全球广大企业、社区的支持,共同来营造一个生态系统是不可能的。当然在营造生态系统过程中,不能用纯技术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争取广大企业、社区支持时,特别要争取拥有丰富资源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的支持,为此我们要做好协调工作。
还必须指出,“分散的低水平重复”很难使开发出来的开源软件在全球能够占居“主流产品”的地位,为此加强国内联合、国际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开源架构和开源产品链
开源软件的LAMP架构(即L-Linux操作系统,A-Apache开源服务器或其他开源中间件,M-MySQL或Postgre开源数据库,P-PHP或Perl、Python脚本语言)具有简易性、低成本和执行灵活性等特点,当“在线交易进程(OLTP)”在LAMP架构的解决方案中取得成功,有力地推动了这个架构的发展。LAMP架构的崛起,与IBM、SUN主导的J2EE架构(Java编程语言)和微软主导的.Net架构(C#编程语言)形成了三角鼎立的竞争态势。
针对各种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在开源软件LAMP架构上形成的开源产品链,需进行集成、测试、优化的开发创新活动;从实际需求出发,有时我们也要推出开源和闭源产品混生的产品链,而在推出这样的产品链之前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开发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