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mah >tajuk utama >UI 工程师,一个尴尬的角色?
这个话题几年前我就一直在思考,曾经我也一度很迷茫,现在虽然已经不做网页重构三年了,但是仍然会有些人问起我的经历和现状,也总有一些现实在刺激着我不得不去想这个问题。
同时,这些工作经历和思维方式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所以即使这终究是个怎么说都会得罪人的话题,我也不得不去勇敢面对。
从一个「认知」说起
所有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都知道有个工种叫做“美工”,当然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名字。比如,南方的就喜欢自称“页面仔”,“切图仔”,而 tx 的就喜欢称为“构建”,意思是构建页面结构的工种。
虽然美工,构建这些名字看起来没那么高大上,但也不能说带有歧视,只是我们都不太喜欢这些名字。而且,早些年真正的美工的工作,是可以从设计到实现一手包办的(现在称为全栈设计师)。
那么,这个岗位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有点 low 了呢?
这可能要从《网页重构》这本书,以及这个岗位的诞生开始。
重构,就意味着推翻过去的东西,重新构建新的规则制度。美工,由于参与的流程比较长,所以也不可避免地难以做到每个环节都很完美,甚至很糟糕(全栈工程师?呵呵)。
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素质很一般的从业人员乘着互联网的大潮,进入了美工这个岗位,最后设计设计做不好,代码代码写不好。最终留给人的印象就是:美工都在做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
由于这个角色的 title 实在太多,我还是统一用 UI 工程师比较好,至少是个比较新的 title 吧。
既然是新的 title 必然会有些新的定位,以 tx 为例,许多部门的 UI 工程师也都归到了 T 族(技术族)的通道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在设计族)。
然而,尽管职级通道划分到了技术族,但编制往往是在设计部门,或者是跟着产品线走。那么设计部门中的 UI 工程师,就成了设计师中最懂代码,程序员中最懂设计的一拨人了。
这种略微有点错位的身份关系,也曾让我们迷茫。说是设计师吧,也做不出像样的设计稿;说是工程师吧,只做些页面搞搞动画好像也谈不上工程。
唯一一个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词就是“用户体验”,但用户体验又是个很大的范畴,我们能把握的也只有页面的性能,酷炫的动画等等。
这些东西确实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体验,但究竟有多大作用,很难去量化。
最近几年,在各种 JS 框架风生水起的大环境下,更是没有太多人愿意关注 UI 方面的东西,关注前端行业里这些对像素有特殊偏好的人了。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趋势,当接触了更全面的研发流程之后,就很难保持对 UI 细节以及曾经追求的极致用户体验的关注度了。
这或许也恰恰说明,对于某些类型的产品或某些阶段的产品来说,UI 细节没那么重要。
而对于重视用户体验的用户体验设计部来说,隶属于设计部的编码人员也较难受到重视和提拔。
这就是 UI 工程师的困境。
如果你想走出这个困境,转行做PHP开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HP中文网上有大量的免费课程,可以先自学一段时间看看。
作者:姬光,曾就职于淘宝/腾讯/京东,现任美的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商城前端组负责人,译有《精彩绝伦的CSS》,集团认证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