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mah >Java >javaTutorial >简介Java编程中的Object类
Object 类位于 java.lang 包中,是所有 Java 类的祖先,Java 中的每个类都由它扩展而来。
定义Java类时如果没有显示的指明父类,那么就默认继承了 Object 类。例如:
public class Demo{ // ... }
实际上是下面代码的简写形式:
public class Demo extends Object{ // ... }
在Java中,只有基本类型不是对象,例如数值、字符和布尔型的值都不是对象,所有的数组类型,不管是对象数组还是基本类型数组都是继承自 Object 类。
Object 类定义了一些有用的方法,由于是根类,这些方法在其他类中都存在,一般是进行了重载或覆盖,实现了各自的具体功能。
equals() 方法
Object 类中的 equals() 方法用来检测一个对象是否等价于另外一个对象,语法为: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例如:
obj1.equals(obj2);
在Java中,数据等价的基本含义是指两个数据的值相等。在通过 equals() 和“==”进行比较的时候,引用类型数据比较的是引用,即内存地址,基本数据类型比较的是值。
注意:
equals()方法只能比较引用类型,“==”可以比较引用类型及基本类型。
当用 equals() 方法进行比较时,对类 File、String、Date 及包装类来说,是比较类型及内容而不考虑引用的是否是同一个实例。
用“==”进行比较时,符号两边的数据类型必须一致(可自动转换的数据类型除外),否则编译出错,而用 equals 方法比较的两个数据只要都是引用类型即可。
hashCode() 方法
散列码(hashCode)是按照一定的算法由对象得到的一个数值,散列码没有规律。如果 x 和 y 是不同的对象,x.hashCode() 与 y.hashCode() 基本上不会相同。
hashCode() 方法主要用来在集合中实现快速查找等操作,也可以用于对象的比较。
在 Java 中,对 hashCode 的规定如下:
在同一个应用程序执行期间,对同一个对象调用 hashCode(),必须返回相同的整数结果——前提是 equals() 所比较的信息都不曾被改动过。至于同一个应用程序在不同执行期所得的调用结果,无需一致。
如果两个对象被 equals() 方法视为相等,那么对这两个对象调用 hashCode() 必须获得相同的整数结果。
如果两个对象被 equals() 方法视为不相等,那么对这两个对象调用 hashCode() 不必产生不同的整数结果。然而程序员应该意识到,对不同对象产生不同的整数结果,有可能提升hashTable(后面会学到,集合框架中的一个类)的效率。
简单地说:如果两个对象相同,那么它们的 hashCode 值一定要相同;如果两个对象的 hashCode 值相同,它们并不一定相同。在 Java 规范里面规定,一般是覆盖 equals() 方法应该连带覆盖 hashCode() 方法。
toString() 方法
toString() 方法是 Object 类中定义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对象的字符串表现形式,语法为:
public String toString()
返回值是 String 类型,用于描述当前对象的有关信息。Object 类中实现的 toString() 方法是返回当前对象的类型和内存地址信息,但在一些子类(如 String、Date 等)中进行了 重写,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用户自定义类型中重写 toString() 方法,以返回更适用的信息。
除显式调用对象的 toString() 方法外,在进行 String 与其它类型数据的连接操作时,会自动调用 toString() 方法。
以上几种方法,在Java中是经常用到的,这里仅作简单介绍,让大家对Object类和其他类有所了解,详细说明请参考 Java API 文档。
更多简介Java编程中的Object类相关文章请关注PHP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