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到了MongoDB的基本操作增删查改,对于查询来说,必须按照我们的查询要求去集合中,并将查找到的结果返回,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对整个集合中每个文档进行了扫描,如果满足我们的要求就添加到结果集中最后返回。对于小集合来说,这个过程没什么,但是集
上一篇讲到了MongoDB的基本操作增删查改,对于查询来说,必须按照我们的查询要求去集合中,并将查找到的结果返回,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对整个集合中每个文档进行了扫描,如果满足我们的要求就添加到结果集中最后返回。对于小集合来说,这个过程没什么,但是集合中数据很大的时候,进行表扫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于是有了索引一说,索引是用来加速查询的,相当于书籍的目录,有了目录可以很精准的定位要查找内容的位置,从而减少无谓的查找。
1.索引的类型
创建索引可以是在单个字段上,也可以是在多个字段上,这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创建索引时字段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创建索引是通过ensureIndex()方法,需要给该方法传递一个文档形式的数据,其中指定索引的字段和顺序,1代表升序,-1代表降序。
1).默认索引
还记得"_id"吗,这个字段的数据是不能重复的,它就是MongoDB的默认索引,而且不能被删除。
2).单列索引
在单个字段上创建的索引就是单列索引,在查询的过程中可以对该加速对该键的查询,然而对其他键的查询是没有帮助的。单列索引的顺序是不会影响对该键的随即查询,创建单列索引:
> db.people.ensureIndex({"name" : 1})
3).组合索引
还可以在多个键上创建组合索引,此时键的位置和索引的顺序都会影响查询的效率,看下面创建组合索引:
> db.people.ensureIndex({"name" : 1, "age" : 1}) > db.people.ensureIndex({"age" : 1, "name" : 1})
第一种情况会对name排序组织,当name一样时在对age排序,所以对{"name" : 1}和{“name” : 1, "age" : 1}的查询更高效,而第二种情况则对age排序,当age一样再对name排序,所以对{"age" : 1}和{"age" : 1, "name" : 1}的查询更高效。当组合索引包含很多字段的时候,会对前几个键的查询有帮助。
4).内嵌文档索引
还可以对内嵌文档创建索引,和普通键创建索引一样差不多,也可以对内嵌文档创建组合索引:
> db.people.ensureIndex({"friends.name" : 1}) > db.people.ensureIndex({"friends.name" : 1, "friends.age" : 1})
在来看看其他几种形式的索引:
唯一索引 > db.people.ensureIndex({"name" : 1}, {"unique" : true}) > db.people.ensureIndex({"name" : 1}, {"unique" : true, "dropDups" : true}) 松散索引 > db.people.ensureIndex({"name" : 1}, {"sparse" : true}) 多值索引 > db.people.find() {"name" : ["mary", "rose"]} > db.people.ensureIndex({"name" : 1})
唯一索引unique可以保证该键对应的值在集合中是唯一的,如果创建唯一索引的时候,该字段原来就存在了重复的数据,那么就会创建失败,可以加上dropDups字段来消除重复数据,它会保留发现的第一个文档,其他有重复数据的文档都将被删除。
集合中有的文档不存在某些字段,或者某些字段的值为null,那么我们在该字段上创建索引的时候不希望让这些空值的文档参与,那么就定义为松散索引sparse,比如在name上创建索引时,发现有的人在数据库中只有学号,没有名字,那么我们不希望把它们也包含进来,此时就定义为松散索引。
一个键对应的值是一个数组,在该键上创建索引时是一个多值索引,会为数组中每个值生成一个索引元素,相当于分裂成了几个独立的索引项,但是它们还是对应同一个文档数据。
2.索引的管理
索引固然是为查询而生,而且可以为每个键都创建索引,但是索引是需要存储空间的,所以索引不是越多越好,而且创建索引后,每次的插入,更新和删除文档都会产生额外的开销,因为数据库中不但要执行这些操作,而且还要在集合索引中标记这些操作。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创建索引,索引没用之后将其删除。
创建索引是ensureIndex()方法,创建完成后可以通过getIndexes()来查看集合中创建的索引情况:
> db.people.ensureIndex({"name" : 1, "age" : 1}) > db.people.getIndexes() [ { "v" : 1, "key" : { "_id" : 1 }, "ns" : "test.people", "name" : "_id_" }, { "v" : 1, "key" : { "name" : 1, "age" : 1 }, "ns" : "test.people", "name" : "name_1_age_1" } ]
可以看到people集合创建了两个索引,一个是"_id",这个是默认索引,另外一个是name和age的组合索引,名字为keyname1_dir_keyname2_dir_...,keyname代表索引的键,dir代表方向,1代表升序,-1代表降序。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定义索引的名称:
> db.people.ensureIndex({"name" : 1, "age" : 1}, {"name" : "myIndex"}) > db.people.getIndexes() [ { "v" : 1, "key" : { "_id" : 1 }, "ns" : "test.people", "name" : "_id_" }, { "v" : 1, "key" : { "name" : 1, "age" : 1 }, "ns" : "test.people", "name" : "myIndex" } ]
删除索引是通过dropIndex():
方式一: > db.people.dropIndex({"name" : 1, "age" : 1}) { "nIndexesWas" : 2, "ok" : 1 } 方式二: > db.runCommand({"dropIndexes" : "people", "index" : "myIndex"}) { "nIndexesWas" : 2, "ok" : 1 }
索引的元信息存储在每个数据库的system.indexes集合中,不能对其进行插入和删除文档的操作,只能通过ensureIndex和dropIndex进行。
> db.system.indexes.find() { "v" : 1, "key" : { "_id" : 1 }, "ns" : "test.people", "name" : "_id_" } { "v" : 1, "key" : { "name" : 1, "age" : 1 }, "ns" : "test.people", "name" : "myIndex" }
清空集合中所有的文档是不会将索引删除的,原来创建的索引依然存在,但是直接删除集合的话,该集合的索引也是会被删除的。
3.索引的效率
如果我们定义了很多的索引,那么MongoDB会根据我们的查询选项重新排序,并智能的选择一个最优的来使用,比如我们创建了{"name" : 1, "age" : 1}和{"age" : 1, "class" : 1}两个索引,但是我们的查询项为find({"age" : 10, "name" : "mary"}),那么MongoDB会自动重新排序为find({"name" : "mary", "age" : 10}),并且利用索引{"name" : 1, "age" : 1}来查询。
MongoDB提供了explain工具来帮助我们获得查询方面的很多有用信息,只要对游标调用这个方法就可以得到查询的细节。下面给math集合中添加10W个文档,再来看看使用索引前后的效率对比:
> var arr = []; > for(var i = 0; i < 100000; i++){ ... var doc = {}; ... var value = Math.floor(Math.random() * 1000); ... doc["number"] = value; ... arr.push(doc); ... } 100000 > db.math.insert(arr) > db.math.count() 100000 > db.math.find().limit(10)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5"), "number" : 462 }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6"), "number" : 123 }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7"), "number" : 90 }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8"), "number" : 46 }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9"), "number" : 244 }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a"), "number" : 972 }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b"), "number" : 925 }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c"), "number" : 110 }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d"), "number" : 739 } { "_id" : ObjectId("53a7f7c6e4fd24348ce61fee"), "number" : 945 }
通过for循环给arr数组中添加10W条数据,然后再批量插入这些数据到math集合中,查看前10条数据,因为是随即生成的值,所以number字段的值会有重复值,我们就来查询462这个值:
创建索引前: > db.math.find({"number" : 462}).explain() { "cursor" : "BasicCursor", "isMultiKey" : false, "n" : 94, "nscannedObjects" : 100000, "nscanned" : 100000, "nscannedObjectsAllPlans" : 100000, "nscannedAllPlans" : 100000, "scanAndOrder" : false, "indexOnly" : false, "nYields" : 0, "nChunkSkips" : 0, "millis" : 35, "indexBounds" : { }, "server" : "server0.169:9352" } 创建索引后: > db.math.ensureIndex({"number" : 1}) > db.math.find({"number" : 462}).explain() { "cursor" : "BtreeCursor number_1", "isMultiKey" : false, "n" : 94, "nscannedObjects" : 94, "nscanned" : 94, "nscannedObjectsAllPlans" : 94, "nscannedAllPlans" : 94, "scanAndOrder" : false, "indexOnly" : false, "nYields" : 0, "nChunkSkips" : 0, "millis" : 0, "indexBounds" : { "number" : [ [ 462, 462 ] ] }, "server" : "server0.169:9352" }
这里来看一下有用的信息,"cursor"指用的哪个索引,"nscanned"代表查找了多少个文档,"n"指返回文档的数量,"millis"表示查询所花时间,单位是毫秒。可以看出创建索引前没有使用索引,在全部的文档中查询的,花费了35毫秒,而创建索引后,使用了number_1索引查询,索引存储在B树结构中,只在94个文档中查询,几乎不花时间。
如果有很多索引的话,MongoDB会自动选一个来查询,你也可以通过hint来强制使用某个索引,这里强制使用{"age" : 1, "name" : 1}这个索引:
> db.people.find({"age" : {"$gt" : 10}, "name" : "mary"}).hint({"age" : 1, "name" : 1})

mongodb php扩展没有的解决办法:1、在linux中执行“$ sudo pecl install mongo”命令来安装MongoDB的PHP扩展驱动;2、在window中,下载php mongodb驱动二进制包,然后在“php.ini”文件中配置“extension=php_mongo.dll”即可。

MongoDB是一种高性能、开源、文档型的NoSQL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Web应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领域。而Go语言则是一种快速、开发效率高、代码可维护性强的编程语言。本文将为您完整介绍如何在Go语言中使用MongoDB。一、安装MongoDB在使用MongoDB之前,需要先在您的系统中安装MongoDB。在Linux系统下,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安装:sudo

Redis和MongoDB都是流行的开源NoSQL数据库,但它们的设计理念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本文将重点介绍Redis和MongoDB的区别和使用场景。Redis和MongoDB简介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数据存储系统,常被用作缓存和消息中间件。Redis以内存为主要存储介质,但它也支持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Redis是一款键值数据库,它支持多种数据结构(例

php7.0安装mongo扩展的方法:1、创建mongodb用户组和用户;2、下载mongodb源码包,并将源码包放到“/usr/local/src/”目录下;3、进入“src/”目录;4、解压源码包;5、创建mongodb文件目录;6、将文件复制到“mongodb/”目录;7、创建mongodb配置文件并修改配置即可。

MongoDB作为一款流行的NoSQL数据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Web应用和企业级应用中。而PHP语言也作为一种流行的Web编程语言,与MongoDB的结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使用PHP语言操作MongoDB数据库进行增删查改的操作。

自定义Appender非常简单,继承一下AppenderBase类即可。可以看到有个AppenderBase,有个UnsynchronizedAppenderBase,还有个AsyncAppenderBase继承了UnsynchronizedAppenderBase。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区别,异步的、普通的、不加锁的。我们定义一个MongoDBAppender继承UnsynchronizedAppenderBasepublicclassMongoDBAppenderextendsUnsynchron

一、什么是MongoDBMongoDB与我们之前熟知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不同,MongoDB是一个文档数据库,它具有所需的可伸缩性和灵活性,以及所需的查询和索引。MongoDB将数据存储在灵活的、类似JSON的文档中,这意味着文档的字段可能因文档而异,数据结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文档模型映射到应用程序代码中的对象,使数据易于处理。MongoDB是一个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库,因此高可用性、横向扩展和地理分布是内置的,并且易于使用。况且,MongoDB是免费的,开源

在现代企业应用程序开发中,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和高并发的访问请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开发人员需要使用高性能的数据库系统,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woole和MongoDB构建高性能的文档数据库系统。Swoole是一个基于PHP语言开发的异步网络通信框架,它能够大大提高PHP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并发能力。MongoDB是一种流行的文档数据库,


핫 AI 도구

Undresser.AI Undress
사실적인 누드 사진을 만들기 위한 AI 기반 앱

AI Clothes Remover
사진에서 옷을 제거하는 온라인 AI 도구입니다.

Undress AI Tool
무료로 이미지를 벗다

Clothoff.io
AI 옷 제거제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를 무료로 생성하십시오.

인기 기사

뜨거운 도구

Dreamweaver Mac版
시각적 웹 개발 도구

SublimeText3 중국어 버전
중국어 버전, 사용하기 매우 쉽습니다.

SublimeText3 Mac 버전
신 수준의 코드 편집 소프트웨어(SublimeText3)

SublimeText3 영어 버전
권장 사항: Win 버전, 코드 프롬프트 지원!

DVWA
DVWA(Damn Vulnerable Web App)는 매우 취약한 PHP/MySQL 웹 애플리케이션입니다. 주요 목표는 보안 전문가가 법적 환경에서 자신의 기술과 도구를 테스트하고, 웹 개발자가 웹 응용 프로그램 보안 프로세스를 더 잘 이해할 수 있도록 돕고, 교사/학생이 교실 환경 웹 응용 프로그램에서 가르치고 배울 수 있도록 돕는 것입니다. 보안. DVWA의 목표는 다양한 난이도의 간단하고 간단한 인터페이스를 통해 가장 일반적인 웹 취약점 중 일부를 연습하는 것입니다. 이 소프트웨어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