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下载安装所需文件 http://redis.io/download wget http://redis.googlecode.com/files/redis-2.6.13.tar.gz http://www.tcl.tk/software/tcltk/download.html wget http://prdownloads.sourceforge.net/tcl/tcl8.6.0-src.tar.gz https://github.com/
第一步:下载安装所需文件http://redis.io/download
wget http://redis.googlecode.com/files/redis-2.6.13.tar.gz
http://www.tcl.tk/software/tcltk/download.html
wget http://prdownloads.sourceforge.net/tcl/tcl8.6.0-src.tar.gz
https://github.com/nicolasff/phpredis
wget https://github.com/nicolasff/phpredis/archive/master.zip
由于网址重定向最终下载的文件是master没有后缀,其实就是一个zip文件,使用unzip master 解压出来的文件夹是phpredis-master。
第二步:安装编译软件
2.1、安装tcl
tar xzvf tcl8.6.0-src.tar.gz
cd tcl8.6.0/unix
./configure
make && make install
如果不先安装tcl在编译redis的时候,执行make test 会报以下错误,这步也可以省略,不执行make test 直接执行make install 对redis的启动和关闭没有什么影响。
[root@localhost redis]# make test
cd src && make test
make[1]: Entering directory `/usr/local/webserver/redis/src'
You need tcl 8.5 or newer in order to run the Redis test
make[1]: *** [test] Error 1
make[1]: Leaving directory `/usr/local/webserver/redis/src'
make: *** [test] Error 2
2.2、安装redis
tar xzvf redis-2.6.13.tar.gz
mv redis-2.6.13 /usr/local/webserver/redis
cd /usr/local/webserver/redis
make
make test #可以省略
make install
2.3、配置
源码包中有一个默认的配置文件,文件名redis.conf,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相关的参数,
daemonize:默认值no,该参数用于定制redis服务是否以守护模式运行。
pidfile:默认值/var/run/redis.pid,指定redis服务的进程号文件路径,以守护模式运行时需要配置本参数;
port:默认值6379,指定redis服务的端口;
bind:绑定ip,默认是本机所有网络设备;
timeout:客户端空闲n秒后断开连接;
loglevel:设置服务端的日志级别,有下列几种选择:
debug:记录详细信息,用于开发或调试;
verbose: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但是又不像debug那么详尽,默认就是这一选项;
notice:适度提醒,多用于产品环境;
warning:仅显示重要的警告信息;
logfile:指定日志的输出路径,默认值stdout,表示输出到屏幕,守护模式时则输出到/dev/null;
如果要输出日志到syslog中,可以启动syslog-enabled yes,默认该选项值为no。
databases:指定数据库的数量,默认为16个,默认使用的数据库是DB 0。
以下为快照相关的设置
save
save 900 1:每900秒(15分钟)至少一次键值变更时被触发;
save 300 10:每300秒(5分钟)至少10次键值变更时被触发;
save 60 10000:每60秒至少10000次键值变更时被触发;
rdbcompression:默认值yes,当dump数据库时使用LZF压缩字符串对象,如果CPU资源比较紧张,可以设置为no,选择不压缩;
dbfilename:默认值dump.rdb,dump到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名;
dir:默认值./,即当前目录,dump出的数据文件的存储路径;
以下为复制相关的设置,复制默认是不启用的,因此在默认的参数文件下列表参数均被注释
# slaveof
# masterauth
slave-serve-stale-data:默认值yes。当slave丢失与master端的连接,或者复制仍在处理,那么slave会有下列两种表现:
当本参数值为yes时,slave为继续响应客户端请求,尽管数据已不同步甚至没有数据(出现在初次同步的情况下);
当本参数值为no时,slave会返回"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ee"的错误信息;
# repl-ping-slave-period:默认值10,指定slave定期ping master的周期;
# repl-timeout:默认值60,指定超时时间。注意本参数包括批量传输数据和ping响应的时间。
以下为安全相关的设置
# requirepass:指定一个密码,客户端连接时也需要通过密码才能成功连接;
# rename-command:重定义命令,例如将CONFIG命令更名为一个很复杂的名字:
rename-command CONFIG b840fc02d524045429941cc15f59e41cb7be6c52;
rename-command CONFIG "":取消这个命令;
以下为资源限制方面的设置
# maxclients:指定客户端的最大并发连接数,默认是没有限制,直到redis无法创建新的进程为止,设置该参数值为0也表示不限制,如果该参数指定了值,当并发连接达到指定值时,redis会关闭所有新连接,并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的错误信息;
# maxmemory:设置redis最大可使用内存。当达到最大内存后,redis会尝试按照设置的回收策略删除键值。如果无法删除键值,或者保留策略设置为不清除,那么redis就会向发出内存的请求返回错误信息。当把redis做为一级LRU的缓存时本参数较为有用。
# maxmemory-policy:默认值volatile-lru,指定清除策略,有下列几种方法:
volatile-lru -> remove the key with an expire set using an LRU algorithm
allkeys-lru -> remove any key accordingly to the LRU algorithm
volatile-random -> remove a random key with an expire set
allkeys->random -> remove a random key, any key
volatile-ttl -> remove the key with the nearest expire time (minor TTL)
noeviction -> don't expire at all, just return an error on write operations
# maxmemory-samples:默认值3,LRU和最小TTL策略并非严谨的策略,而是大约估算的方式,因此可以选择取样值以便检查。
以下为APPEND ONLY模式的设置,默认情况下redis采用异步方式dump数据到磁盘上,极端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丢失部分数据(比如服务器突然宕机),如果数据比较重要,不希望丢失,可以启用直写的模式,这种模式下redis会将所有接收到的写操作同步到appendonly.aof文件中,该文件会在redis服务启动时在内存中重建所有数据。注意这种模式对性能影响非常之大。
appendonly:默认值no,指定是否启用直写模式;
# appendfilename:直写模式的默认文件名appendonly.aof;
appendfsync:调用fsync()方式让操作系统写数据到磁盘上,数据同步方式,有下列几种模式:
always:每次都调用,比如安全,但速度最慢;
everysec:每秒同步,这也是默认方式;
no:不调用fsync,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同步,比如快的模式;
no-appendfsync-on-rewrite:默认值no。当AOF fsync策略设置为always或everysec,后台保存进程会执行大量的I/O操作。某些linux配置下redis可能会阻塞过多的fsync()调用。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默认值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默认值64mb
以下为慢日志相关的设置,用以记录执行时间超出阀值的查询。执行时间不包括I/O操作或发送数据到客户端等占用的时间,而是真正执行命令所花费的时间(即线程阻塞不能接受其它请求的时间):
slowlog-log-slower-than:默认值10000,单位微秒,定义为慢的执行的阀值;
slowlog-max-len:默认值1024,慢日志的最大数据。注意这会占用内容资源,如果要清空它可以执行SLOWLOG RESET命令;
以下为虚拟内存相关的设置,虚拟内存在2.4版本废弃,这里也略过不提了
vm-enabled no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vm-max-memory 0
vm-page-size 32
vm-pages 134217728
vm-max-threads 4
以下为高级配置相关的设置
hash-max-zipmap-entries:默认值512,当某个map的元素个数达到最大值,但是其中最大元素的长度没有达到设定阀值时,其HASH的编码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更有效利用内存)。本参数与下面的参数组合使用来设置这两项阀值。设置元素个数;
hash-max-zipmap-value:默认值64,设置map中元素的值的最大长度;这两个
list-max-ziplist-entries:默认值512,与hash类似,满足条件的list数组也会采用特殊的方式以节省空间。
list-max-ziplist-value:默认值64
set-max-intset-entries:默认值512,当set类型中的数据都是数值类型,并且set中整型元素的数量不超过指定值时,使用特殊的编码方式。
zset-max-ziplist-entries:默认值128,与hash和list类似。
zset-max-ziplist-value:默认值64
activerehashing:默认值yes,用来控制是否自动重建hash。Active rehashing每100微秒使用1微秒cpu时间排序,以重组Redis的hash表。重建是通过一种lazy方式,写入hash表的操作越多,需要执行rehashing的步骤也越多,如果服务器当前空闲,那么rehashing操作会一直执行。如果对实时性要求较高,难以接受redis时不时出现的2微秒的延迟,则可以设置activerehashing为no,否则建议设置为yes,以节省内存空间。
以下为包含方面的设置
include:用于指定包含其它参数文件。
2.4、启动redis
/usr/local/webserver/redis/src/redis-server /usr/local/webserver/redis/6380.conf
/usr/local/webserver/redis/src/redis-server /usr/local/webserver/redis/6379.conf
/usr/local/webserver/redis/src/redis-server /usr/local/webserver/redis/6381.conf
可以使用netstat -ntl 查看下是否启动成功
[root@localhost redis]# netstat -ntl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0.0.0.0:3306 0.0.0.0:* LISTEN
tcp 0 0 192.168.1.21:6379 0.0.0.0:* LISTEN
tcp 0 0 0.0.0.0:20587 0.0.0.0:* LISTEN
tcp 0 0 0.0.0.0:875 0.0.0.0:* LISTEN
tcp 0 0 192.168.1.21:6380 0.0.0.0:* LISTEN
tcp 0 0 192.168.1.21:6381 0.0.0.0:* LISTEN
2.5、关闭redis
/usr/local/webserver/redis/src/redis-cli -h 192.168.1.21 -p 6380 shutdown
/usr/local/webserver/redis/src/redis-cli -h 192.168.1.21 -p 6379 shutdown
/usr/local/webserver/redis/src/redis-cli -h 192.168.1.21 -p 6381 shutdown
第三步:安装phpredis(即REDIS的PHP扩展)
unzip master
cd phpredis-master/
/usr/local/webserver/php5/bin/phpize
./configure --with-php-config=/usr/local/webserver/php5/bin/php-config
make && make install
vi /usr/local/webserver/php5/etc/php.ini
增加:extension = "redis.so"
然后执行/usr/local/webserver/php5/bin/php -m 看看有没有redis的扩展,或者浏览一个phpinfo文件来查看是否有redis扩展。

另外redis有一个web管理工具phpRedisAdmin,试用了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装上试试。


Tags - centos , redis , phpredis
原文地址:CentOS 6.4 安装Redis 2.6.13和phpRedis扩展, 感谢原作者分享。

查版本号的命令:1、“cat /etc/issue”或“cat /etc/redhat-release”,可输出centos版本号;2、“cat /proc/version”、“uname -a”或“uname -r”,可输出内核版本号。

centos重启网卡的方法:1、对于centos6的网卡重启命令是“service network restart”;2、对于centos7的网卡重启命令是“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centos php安装opcache的方法:1、执行“yum list php73* | grep opcache”命令;2、通过“yum install php73-php-opcache.x86_64”安装opcache;3、使用“find / -name opcache.so”查找“opcache.so”的位置并将其移动到php的扩展目录即可。

centos离线安装mysql的方法:1、将lib中的所有依赖上传到linux中,并用yum命令进行安装;2、解压MySQL并把文件复制到想要安装的目录;3、修改my.cnf配置文件;4、复制启动脚本到资源目录并修改启动脚本;5、将mysqld服务加入到系统服务里面;6、将mysql客户端配置到环境变量中,并使配置生效即可。

centos删除php的方法:1、通过“#rpm -qa|grep php”命令查看全部php软件包;2、通过“rpm -e”命令卸载相应的依赖项;3、重新使用“php -v”命令查看版本信息即可。

centos7安装不出现界面的解决办法:1、选择“Install CentOS 7”,按“e”进入启动引导界面;2、 将“inst.stage2=hd:LABEL=CentOS\x207\x20x86_64”改为“linux dd”;3、重新进入“Install CentOS 7”,按“e”将“hd:”后的字符替换成“/dev/sdd4”,然后按“Ctrl+x”执行即可。

方法:1、利用“vim ~/.bashrc”编辑用户目录(~)下的“.bashrc”文件;2、在文件内添加“alias ls="ls --color"”;3、利用“:wq!”命令保存文件内的更改;4、“exit”命令退出终端后重新连接即可。

我们的PC中有一个磁盘驱动器专门用于所有与Windows操作系统相关的安装。该驱动器通常是C驱动器。如果您还在PC的C盘上安装了最新的Windows11操作系统,那么所有系统更新(很可能是您安装的所有软件)都会将其所有文件存储在C盘中。因此,保持此驱动器没有垃圾文件并在C驱动器中拥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该驱动器拥有的空间越多,您的Windows11操作系统运行起来就越顺畅。但是您可以在磁盘驱动器上增加多少空间以及可以删除多少文件是有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


ホットAIツール

Undresser.AI Undress
リアルなヌード写真を作成する AI 搭載アプリ

AI Clothes Remover
写真から衣服を削除するオンライン AI ツール。

Undress AI Tool
脱衣画像を無料で

Clothoff.io
AI衣類リムーバー

AI Hentai Generator
AIヘンタイを無料で生成します。

人気の記事

ホットツール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Eclipse を SAP NetWeaver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サーバーと統合します。

ドリームウィーバー CS6
ビジュアル Web 開発ツール

Safe Exam Browser
Safe Exam Browser は、オンライン試験を安全に受験するための安全なブラウザ環境です。このソフトウェアは、あらゆるコンピュータを安全な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に変えます。あらゆるユーティリティへのアクセスを制御し、学生が無許可のリソースを使用するのを防ぎます。

WebStorm Mac版
便利なJavaScript開発ツール

SecLists
SecLists は、セキュリティ テスターの究極の相棒です。これは、セキュリティ評価中に頻繁に使用されるさまざまな種類のリストを 1 か所にまとめたものです。 SecLists は、セキュリティ テスターが必要とする可能性のあるすべてのリストを便利に提供することで、セキュリティ テストをより効率的かつ生産的にするのに役立ちます。リストの種類には、ユーザー名、パスワード、URL、ファジング ペイロード、機密データ パターン、Web シェルなどが含まれます。テスターはこのリポジトリを新しいテスト マシンにプルするだけで、必要なあらゆる種類のリストにアクセスできるようになります。

ホットトピッ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