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son >base de données >tutoriel mysql >有关延迟块儿清除、快照过旧、读一致的总结
有关延迟块儿清除、快照过旧、读一致的总结,希望把这三个知识点串联一起做个总结,没有巨细无遗的写完每个地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如果有前辈指出错误的地方更是不胜感激。 Blockcleanout 并不是指把脏块儿写入磁盘,只是单纯的指把DB buffer中一个块从 di
这里就可以看出,不立即cleanout 的原因有二,但本质都是不能立刻在DB buffer中找到对应的块儿,前者是超出10%,没有在list中记录,后者是已经写入磁盘,如果再重新读回DB buffer再修改,IO太多,都影响性能。
和快照过旧是什么关系?
前提:别的会话用过这个块儿(clean),或者正在占用这个块儿(dirty),都会在块儿上记录ITL(itl、xid、flag、uda、scn\fsc)。
1.当发出一条select语句时,ORACLE会记录下这个时刻SCN,然后在buffer cache中查找需要的BLOCK,或者从磁盘上读。
2.首先要查看最近一个修改这个块的事务的flag,如果需要cleanout 就马上执行。如果执行成功或者不需要执行就接着比较ITLSCN和select SCN,如果ITL SCN > select SCN,证明块儿的版本是比要select的新,要执行读一致找旧版本。
3.ORACLE就会根据ITL中的uba找到UNDO信息获得该block的前镜像,然后在buffercache 中构造出CR块,此时ORALCE也会检查构造出来的CR块儿中ITL记录的SCN,如果SCN还大于select时刻的SCN,那么一直重复构造前镜像,直到找到需要的块儿,这样ORACLE就实现了多版本。但如果在构造前镜像的过程中所需的UNDO信息被覆盖了,就会报快照过旧的错误。所以简单来说,是利用递推方式去找到和自己select同一SCN的那个块儿的版本,如果找不到就是快照过旧。
而对于延迟清除的块儿,尽管对应的事务已经commit,但自己本身还是dirty状态。之前commit的时候只是更新undo segment header的Transaction table的slot(槽)上的 scn,而块儿自己的itl 和 block scn却没有更新。当再次访问到这个块儿的时候,肯定要完成剩余的工作,即上面第二步说的马上cleanout——更新这个块儿的itl scn 和 blockscn。之前说过,如果clean执行成功就接着比较ITL SCN和selectSCN来决定是否需要要执行读一致。但如果因为undo被覆盖,就获得不了commit SCN,连cleanout也不能执行,也就比较不了大小了。报错还是快照过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