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8.1.21版本已发布
vue8.1.21版本已发布
jquery8.1.21版本已发布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青灯夜游
青灯夜游 原创
2021-01-11 14:08:43 41212浏览

主要区别:流量控制解决的是发送方和接收方速率不匹配的问题;拥塞控制解决的是避免网络资源被耗尽的问题。流量控制是通过滑动窗口来实现的;拥塞控制是通过拥塞窗口来实现的。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Dell G3电脑。

相关推荐:《编程教学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区别

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看上去是两个比较相近的概念,容易产生混淆。但事实上,他们在期望的目标和使用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流量控制解决的是发送方和接收方速率不匹配的问题,发送方发送过快接收方就来不及接收和处理。采用的机制是滑动窗口的机制,控制的是发送了但未被Ack的包数量。

拥塞控制解决的是避免网络资源被耗尽的问题,通过大家自律的采取避让的措施,来避免网络有限资源被耗尽。当出现丢包时,控制发送的速率达到降低网络负载的目的。

流量控制

  • 流量控制是通过滑动窗口来实现的。 滑动窗口分为发送端窗口和接收端窗口。
  • 窗口有大小限制,窗口大小是接收端用来告诉发送端目前接收端能接收的最大字节数。
  • 窗口的大小在TCP协议头里,大小为16位。然而在TCP协议的可选项里,还可以定义窗口的比例因子,因此实际的窗口大小可以超过64KB。窗口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接收缓冲区的大小。
  • 发送窗口维护了发送端发送的已被接收端ACK的序号,以及已经发送的最大序号,这样就可以知道还能发送多少的新数据。
  • 接收窗口维护了已经ACK的序号,以及所有接收到的包序号。
  • 窗口大小在特定的一次连接通信过程中,大小是不变的。而滑动窗口是一种机制,滑动窗口的大小在发送端代表的是可发送的数据大小,在接收端代表的是可接收的数据大小,它们是动态变化的。

拥塞控制

  • 拥塞控制是通过拥塞窗口来实现的。拥塞窗口指发送端在一个RTT内可以最多发送的数据包数。
  • 拥塞控制一般包括慢启动、拥塞避免两个阶段。
  • 慢启动阶段是从1开始指数增长到限定大小的过程。
  • 拥塞避免阶段时超过限定大小之后线性增加的过程,以及发现丢包后将拥塞窗口改为1,并把限定大小减半的过程。

扩展资料

流量控制是端到端的控制,例如A通过网络给B发数据,A发送的太快导致B没法接收(B缓冲窗口过小或者处理过慢),这时候的控制就是流量控制,原理是通过滑动窗口的大小改变来实现。 

拥塞控制是A与B之间的网络发生堵塞导致传输过慢或者丢包,来不及传输。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至于过载。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流量控制机制: 

设主机A向主机B发送数据。双方确定的窗口值是400.再设每一个报文段为100字节长,序号的初始值为seq=1,大写ACK表示首部中的却认为为ACK,小写ack表示确认字段的值。 

接收方的主机B进行了三次流量控制。第一次把窗口设置为rwind=300,第二次减小到rwind=100最后减到rwind=0,即不允许发送方再发送过数据了。这种使发送方暂停发送的状态将持续到主机B重新发出一个新的窗口值为止。 

假如,B向A发送了零窗口的报文段后不久,B的接收缓存又有了一些存储空间。于是B向A发送了rwind=400的报文段,然而这个报文段在传送中丢失了。A一直等待收到B发送的非零窗口的通知,而B也一直等待A发送的数据。这样就死锁了。为了解决这种死锁状态,TCP为每个连接设有一个持续计时器。只要TCP连接的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启动持续计时器,若持续计时器设置的时间到期,就发送一个零窗口探测报文段(仅携带1字节的数据),而对方就在确认这个探测报文段时给出了现在的窗口值。 

拥塞控制机制: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发送报文段速率的确定,既要根据接收端的接收能力,又要从全局考虑不要使网络发生拥塞,这由接收窗口和拥塞窗口两个状态量确定。接收端窗口(Reciver Window)又称通知窗口(Advertised Window),是接收端根据目前的接收缓存大小所许诺的最新窗口值,是来自接收端的流量控制。拥塞窗口cwnd(Congestion Window)是发送端根据自己估计的网络拥塞程度而设置的窗口值,是来自发送端的流量控制。 

慢启动原理: 

这里写图片描述

1)当主机开始发送数据时,如果立即将较大的发送窗口的全部数据字节都注入到网络中,那么由于不清楚网络的情况,有可能引其网络拥塞 

2)比较好的方法是试探一下,即从小到达逐渐增大发送端的拥塞控制窗口数值 

3)通常在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可先将拥塞窗口cwnd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的MSS的数值。在每收到一个对新报文段确认后,将拥塞窗口增加至多一个MSS的数值,当rwind足够大的时候,为了防止拥塞窗口cwind的增长引起网络拥塞,还需要另外一个变量—慢开始门限ssthresh 

拥塞控制具体过程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

1)TCP连接初始化,将拥塞窗口设置为1 

2)执行慢开始算法,cwind按指数规律增长,知道cwind == ssthress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cwnd按线性规律增长 

3)当网络发生拥塞,把ssthresh值更新为拥塞前ssthresh值的一半,cwnd重新设置为1,按照步骤(2)执行。 

快重传和快恢复 

一条TCP连接有时会因等待重传计时器的超时而空闲较长的时间,慢开始和拥塞避免无法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因此提出了快重传和快恢复的拥塞控制方法。 

快重传算法并非取消了重传机制,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更早的重传丢失的报文段(如果当发送端接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ACK时,则断定分组丢失,立即重传丢失的报文段,而不必等待重传计时器超时)。慢开始算法只是在TCP建立时才使用。 

快恢复算法有以下两个要点: 

1)当发送方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时,就执行“乘法减小”算法,把慢开始门限减半,这是为了预防网络发生拥塞。 

2)由于发送方现在认为网络很可能没有发生拥塞,因此现在不执行慢开始算法,而是把cwnd值设置为慢开始门限减半后的值,然后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使拥塞窗口的线性增大。

总结: 

没有发生拥塞之前使用前两种算法,发生拥塞之后(即三次重复确认)使用后两种算法。

想要查阅更多相关文章,请访问PHP中文网!!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