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m  >  Artikel  >  Web-Frontend  >  360浏览器所谓两种模式,为什么在国内这么多人使用?

360浏览器所谓两种模式,为什么在国内这么多人使用?

WBOY
WBOYOriginal
2016-06-07 08:41:542933Durchsuche

我是搞web前端的,今天被老板批了,其实也怪自己的粗心大意,但是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用360的浏览器,还有360的一系列产品。话题背景是:360兼容模式是ie内核,这几天网站要上线,我测试了ie7以上的版本,网站的兼容都没问题,我以为360基于ie的内核也妥妥的,就没有测(因为从不用360产品,没有360浏览器)。但是今天交项目的时候,老板的电脑是360浏览器(ie9的内核),ie打开正常,360兼容模式飞了,于是被批了一顿。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360打着使用ie内核的兼容模式却又自己改了一些内容。

回复内容:

感觉你遇到了IE的Quirks(混杂)模式
head里面加
<code class="language-text"><meta name="renderer" content="webkit">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chrome=1">
</code>
第一,这其实应该是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看起来贵公司还没有软件测试部门?前端开发自己去测……
第二,如果有指定的客户,和客户确认好对方希望用什么浏览器来执行。就算没有360,还有谷歌、搜狐……当然了,和客户确认浏览器环境的工作理论上也不是前端程序员来做的。
第三,如果没有指定的客户,那只能尽量兼容各种主流浏览器。你在写代码时就应该注意这一点。
第四,不要想着让客户为你的产品去改浏览器。这个方向是错的。

利益相关:软件测试+产品经理工作经验。

最后,如果项目是有软件测试部门经手测试过的,交项目时发生了这种问题,那么软件测试人员工作失职。老板光批评你是不合理的。需要狠批测试人员。 普通用户对于360很多问题并没有解决的动力,坑的是开发者。
既然无法迫使其他用户转向chrome之类的浏览器,那也只能够是多干点活了。
国外有一个很有趣的案例,有一个网站会对用户端进行检测,如果用的是低版本的IE的话会弹出收费框,要求用户为程序员付出的多余劳动付款。 技术细节@Macro Z 已经说了, 俺补充题主想法问题:
前端开发不测试360?
360的市场份额国内第一造么?
多少老头、电脑小白只会用360浏览器,题主不会不知道吧?
而且,一些银行、证券公司的浏览器插件年久失修还真只能兼容360。。。(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正在开发的网站正好用到这类安全插件,都是泪T_T)

我们前端开发的网站是给用户使用的,不只是给自己!

参考资料:
“360安全浏览器”市场占有率已达5.75% 居国产浏览器榜首
(ps: 这几年360浏览器PC端国内份额一直第一,百度统计现在已经不显示360份额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问题的延伸:为什么360的产品在中国很有市场?
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有很多小白遇到了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想办法先试试或者百度,上wiki查一下,先会找个所谓的明白人问一下,于是时间长了就会有这样的想法,有没有一个东西能解决掉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想办法?
360的很多产品就是基于这种想法被制造出来。

的确,比如360浏览器有各种各样问题,但是他解决了大部分懒得更新的各种政府网站或者各种门户网站的访问问题,最起码他解决了我媳妇要同时打开三个淘宝号的要求,并且每个号的访问页面基本一致,虽然我知道他打开这几号所用的内存足够chrome打开更多号的。

所以,360在很多明白一点网络信息的人眼里好像没什么牛的,但是他用一种我们大家所能接受的低效方式来满足了大部分小白用户的使用要求,而不是让我们这里懂一点这方面知识的人教会小白们如何高效解决问题。

这个是不是和苹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苹果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苹果的那位神让大家相信他的方式是最高效的而已! 我家里大部分会上网的前辈们一直以为当今网络依然病毒四溢 努力的使用360全套套装来维护自家电脑 一听安全浏览器这么高逼格的名字 肯定不能不用啊 孕妇模式你怕不怕 让wifi不再有辐射 问一下你老板,他为什么用360浏览器? 你俩谁逼格高? 我做开发的时候也经常被360浏览器给磕跘到,对于这东西简直深恶痛绝,可偏偏有这么多人去用 我只祈祷这种破浏览器快点死 政府机关最爱360,办公司填信息的网站只有360打开没有兼容问题啊,被迫下了360,手续办好了之后,有洁癖的我重新装了系统......
Stellungnahme:
Der Inhalt dieses Artikels wird freiwillig von Internetnutzern beigesteuert und das Urheberrecht liegt beim ursprünglichen Autor. Diese Website übernimmt keine entsprechende rechtliche Verantwortung. Wenn Sie Inhalte finden, bei denen der Verdacht eines Plagiats oder einer Rechtsverletzung besteht, wenden Sie sich bitte an admin@php.cn